国内机器人产业再次迎来政策利好。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及人形机器人7次,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大模型9次。具体包括:
1、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开源控制系统、开源芯片、开源仿真软件等研制和应用;
2、发展多模态大模型:突破大模型多模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发图像、文本、语音及力、热、电、磁等多模传感数据融合处理的大模型系统;
3、稳链强链:增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稳链、补链和强链。
北京不是首个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起来、提出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地方省市。
此前5月31日,深圳市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到开展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6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对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算力等多方面作出指引。
▌板块短期内大幅上涨 长期来看AI加速产业化进程
在二级市场上,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炒作的衍生分支,已成为热门概念。该板块已经连续上涨多日,A股机器人指数(BK1090)自4月低点至今已涨超10%,期间中大力德、步科股份、双环传动、鸣志电器、柯力传感、丰立智能、江苏雷利等均收获亮眼表现。截至发稿,6月28日,优德精密、联诚精密涨停。
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供给不断减少将继续推动机器替代人力。而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机器人产业有望逆转迟迟不能落地量产的困境,加速商业化落地。
仅将视线聚焦在今年:2023年年初,OpenAI投资挪威人形机器人公司1X,谷歌推出视觉语言模型PaLM-E,并运用到工业机器人上;4月份阿里巴巴将千问大模型接入工业机器人;5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展示了精准的控制、感知能力,同月英伟达发布全新自主移动机器人平台。
马斯克认为,人形机器人可能超过人类数量,其长期的价值可能比汽车产业更大;英伟达CEO黄仁勋也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
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之前提到,暨LLM(大语言模型)后的下一个范式必然是机器人,从当下的时间节点看,硬件实体机器人也是大模型的重要落地场景。
▌国内硬件供应商机会更大 这些公司布局核心零部件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本土企业是机器人制造产业的主要一环。在技术进步、政策支持、远期市场空间广阔的背景下,国内供应链有望分一杯羹。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含软件端(环境感知模块、智能AI芯片模块、操作系统模块)和硬件端(运动控制模块)。天风证券分析师孙潇雅认为,软件端特别是算法相关的大概率特斯拉自己做,故从A股投资机会看,国内硬件供应商机会更大。
综合多家机构观点,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人形机器人,运动模块价值量最高。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硬件部分三大核心部位是旋转关节、线性关节、手部关节,相应的核心零部件有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谐波减速器、丝杠(行星滚柱、T型滑动)、传感器等。
上市公司中,这些公司均有产品技术布局: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步科股份、昊志机电)、空心杯电机(鸣志电器、鼎智科技、江苏雷利、伟创电气)。汇川技术和禾川科技为国内伺服产品主要供应商,也有直驱电机相关产品及布局;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绿的谐波、丰立智能、汉宇集团、双环传动、国茂股份、昊志机电)、RV减速器(中大力德、双环传动、秦川机床、巨轮智能、上海机电)。绿的谐波为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市占率达40%,中大力德、国茂股份等企业在各自减速机细分领域也较为领先;
丝杠:鼎智科技、秦川机床、恒立液压。该领域海外高度垄断,国内处于起步阶段,以中国船舶704所、博特精工、思科瑞传动、仲孚机械等为代表的非上市公司率先崭露头角;上市公司中鼎智科技微型行星滚柱丝杆的研发与生产上已有里程碑式达成;
传感器:汉威科技、柯力传感、保隆科技。传感器下游细分领域多,全球竞争集中,以基恩士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才易具有规模效应。本土企业逐渐在汽车、仪器仪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打开工业领域国产化的大门。
来源:科创板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机器人产业利好不断!这些公司布局核心零部件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