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频频“现身”新发ETF产品重仓持有人名单,多家海外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并唱多中国股市,多家外资机构申报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近一段时间,一些北向资金流出,但也有不少外资机构选择逢低介入,抢抓中国市场、中国资产调整带来的布局机会。
有外资机构认为,当前A股估值已极具吸引力,逆势布局中国资产窗口期已经打开。有关部门持续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也将进一步增强A股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
外资机构悄然布局
截至10月22日,北向资金10月以来净流出371.9亿元。专家提示,不宜以偏概全将北向资金作为A股投资的“风向标”,当下仍有不少外资机构逆势布局中国市场、中国资产。
近段时间,新成立和上市交易的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频繁出现瑞银集团、巴克莱银行等外资机构的身影。例如,在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上市交易公告书公布的前十大份额持有人中,巴克莱银行持有基金1000万份,占总份额的0.38%。华夏中证港股通内地金融ETF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在该基金前十大份额持有人中,瑞银集团为第二大份额持有人,持有基金2000万份,占总份额的9.57%;巴克莱银行以1000万份基金份额与华夏基金并列成为第三大份额持有人,占总份额的4.79%。
此外,证监会网站10月18日更新披露信息显示,施罗德基金申报了“施罗德中国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据悉,这是该公司旗下首只投向中国股票市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另外,富达、路博迈等多家外资基金公司表示,近期将积极布局投向中国的主动管理股票基金。
海外机构申请QFII/RQFII热情升温,也展现出外资持续深入布局中国市场的意愿。公开资料显示,9月以来,希佰资有限公司、吉尼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银国际(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等纷纷提交《合格境外投资者许可》申请并获受理,部分公司已收到行政许可决定书或书面反馈。
“海外机构申请QFII/RQFII有所加速,表明海外投资者,尤其是长线投资资金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前景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也表明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的改革和努力不断取得积极进展。”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李求索说。
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增强
多家外资机构指出,中国股票市场可能已经触底,相关股票资产具备中长期吸引力。
“中国市场是一个值得长期和耐心耕耘的市场。”施罗德基金总经理张兰表示,目前A股整体估值处在历史低位,市场已经较为安全。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看好与经济转型相关的技术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结合政策刺激和一些积极数据信号,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
近期,多家外资机构陆续上调对中国2023年GDP增速的预测。在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后,花旗集团、摩根大通、野村证券等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今年全年的GDP增速预测值。花旗集团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测从此前的5%上调至5.3%;摩根大通预计今年中国GDP将增长5.2%,高于此前预测的5.0%;野村证券也将这一预测值从4.8%上调至5.1%。
“9月和10月上半月,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销售小幅改善;‘十一’黄金周数据表明居民消费持续复苏。”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发表最新观点称,“预计中国今年第四季度GDP将同比增长5%,将全年实际GDP增速预测值上调至5.2%。”
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
上述外资机构看待A股市场态度的变化,与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深化开放水平不无关系。
“2018年以来,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余条对外开放的措施,外资准入条件持续放宽,国内市场规则、制度不断与国际接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总干事李剑阁介绍,中国金融市场已经与全球市场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清晰的开放信号,也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显著增强了全球市场信心。
今年以来,证监会坚持证券基金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很多国际知名机构加快在华投资展业或扩大业务范围。比如,证监会1月19日核准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出资10.5亿元独资设立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后者成为证监会核准设立的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北京证监局7月28日核准汇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
证监会在部署下半年任务目标时再度强调,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专家预期,随着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更多优质外资机构将来华展业,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在包括资产管理在内的各个领域,对外资企业始终持开放态度,安联投资将继续支持本地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在未来几年,中国将是全球最重要的实现增长的市场之一。”安联投资全球首席执行官托比亚斯如是说。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中国股市可能已触底,布局中国资产迎来窗口期——多家外资机构发声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