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四年多以来,一直被消费者质疑“除了资费贵、跟4G没啥变化”的5G网络,即将迎来一次全面升级。
日前,华为在2023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发布了全球首个全系列5.5G产品解决方案,据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介绍,该方案能够让网络能力较5G提升10倍。
而在更早之前的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曾宣布将于明年推出商用的5.5G全套网络设备。如今华为5.5G技术与产品首次集体亮相,让业界“2024年是5.5G商用元年”的预测离现实更近了一步。
但这一新时代的开启也带来了新的疑问:5.5G能否完成5G未竟的使命,带给大众全新的体验?
网速快10倍
“5.5G是5G网络演进的必然之路”……“5G-A(5.5G)是5G发展的自然选择”……
过去一年间,包括华为副董事长、CFO孟晚舟在内的多位高管相继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5.5G的期待与信心。
所谓5.5G,又称5G-A(5G-Advanced),被业内视作5G和6G之间的过渡阶段。不过,虽然本质仍是5G,但5.5G传输速率可提升10倍,比如下行传输速率可以做到万兆(10Gbps),换算成理论下载速率可达每秒1.25G——这意味着下载1G大小的文件,最理想的状态下只需要1秒。
同时,相比于5G,5.5G还将进一步降低时延、扩大联接广度,并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这也是华为此前提出的5.5G网络关键特征,即“万兆体验、千亿联接、内生智能”。
业界对5.5G的加速推进源自新技术带来的网络能力新需求。
在华为看来,5G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换挡提速的新动力(300152)。据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介绍,目前如远程控制、视频回传、机器视觉、设备定位等5G在行业中的典型应用,满足了行业共性的刚需。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总干事葛瑞德(Mats Granryd)也表示,目前全球5G行业应用已达5万多个,行业联接数已超千万,5G已在矿山、港口、制造等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
但“技术是在不断地演进的,技术的发展、变化非常快,大语言模型、ChatGPT、自动驾驶的需求都在持续地增长,我们的网络也需要持续的演进”,胡厚崑说道。
随着全民直播趋势愈演愈烈,直播带货的火已经燃到了“村播”,眼下5G的上行带宽显然是不够的——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用一个更具体和直接的例子说明了5G能力仍需要不断提升。
同时,“5.5G可以为6G的研发和部署提供重要的基础和支持,也能为6G的部署提供更多的场景和需求”。
回到根本,作为信息基建,通信技术本就需要持续不断地迭代。
“现在我们整个社会在进行深度的全球化和数字化,通信技术属于基础建设,给其他技术打造底座。现在因为有些商业模式还没有被激发出来,可能大众没有感知,但它必然是一个必须不断往前走的技术”,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表示。
明年或将成商用元年
根据业界预测,2024年将是5.5G商用的元年。华鑫证券研报显示,5.5G作为5G和6G之间的过渡和衔接,预计约持续5年以上周期。
但于运营商而言,5.5G网络建设意味着新的成本。结合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公开发言及工信部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5G投资额累计已达6000亿,其中2022年5G投资额同比下降2.5%。在前一阶段5G投入终于放缓的当下,运营商是否还愿意再次加码投入?
对此,项立刚倒是很乐观,他分析,在需求持续增长的当下,升级带宽等网络能力是必然,而这“要么借助于更多的基站;要么是更高级的基站——在原来基站的基础上进行天线、频段等软硬件升级改造,发展网络能力提升10倍的5.5G”。
以工信部公布的去年全年5G投资额1803亿、新建5G基站88.7万个推算,当前5G基站建设成本在20万左右;而升级5.5G所需的投入虽然尚未可知,但项立刚判断后者更节约成本。
本届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首席营销官甘斌也在与媒体交流时表达了5.5G商用进入现实的乐观。
在他看来,随着行业标准冻结在即,芯片、毫米波终端等产业链基础完备,运营商纷纷发布商用计划,以及华为发布了面向5.5G一系列商用产品,“所有的东西都万事俱备了”。
同时,曹明也提出,5.5G“通过提供十倍网络能力以及多维新能力,加速人、家、物、行业、车五大联接的升级”,为5.5G商用创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张国斌看来,随着5.5G技术、能力、服务的发展,更多潜在的创新应用也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江瀚也认为,借助5.5G更高速率和更低时延的网络连接,或许可以解决目前5G的应用场景还不够丰富的问题。
譬如在智能制造领域,5G部署的高成本使得其应用规模增长受限,同时高可靠低延迟的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5G的信号质量及感知能力的缺乏等,也让自动驾驶难以进入新的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曾提及:“5G具有大联接的特性,目前的5G为了适应更广泛的应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现有的5G在工业互联网上能满足大部分的要求,但是一些对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仍然感到5G的不足。”
谈及5.5G的应用落地,多位受访者认为前景广泛。综合而言,作为技术底座,5.5G可为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等物联网领域,远程医疗等医疗领域,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工业领域,及元宇宙、XR(扩展现实)、8K视频、云游戏等消费领域提供更好的支持。
“比如像VR,我们以前用总是会有晕眩感,也有很大的延迟,5.5G速率提高、时延更低能让它的数据量更大、延迟更小,会有一个更流畅的体验”,张国斌介绍。
另外如借助通信感知融合这一5.5G新增的重要能力,结合通信技术和感知技术让通信系统不仅能传输信息,还能扩展信息采集、处理的能力, “我们有可能实现更高精度的定位、对物体形状更好的感知与识别,为智慧交通等打下基础”。
当然,在5.5G正式商用后,前述领域的应用落地仍需要不短的时间。“对企业来说,5.5G的商用肯定能带来提升,但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行业也需要时间来调整”,项立刚指出。
“杀手级”应用仍难出现
虽对5.5G商用前景乐观,但几位受访者不约而同表达了相似的观点——5.5G能力更多面向行业与企业应用场景,面向消费者仍难诞生革命性创新的“杀手级”应用。
这与消费者吐槽“5G和4G没啥区别”十分类似。自2019年发牌算起,5G商用已经超过4年,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消费者表示,感受不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邬贺铨院士曾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因为5G网络尚在建设期,基站数量不够多;二是现在的5G手机还不支持5G展现能力的业务。
截至2023年5月底,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284.4万个,而截至2022年末中国4G基站达到603万个,5G基站数量依然不到4G基站的一半。
至于手机使用需求,目前刷视频、打游戏、看新闻,4G完全够用了,5G用武之地并不多。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5G和5.5G对消费者没用。
一方面,只有技术先行,才能产生应用场景。
“通信最早是为了满足人与人之间基本的通讯需求,这个需求早就满足了。再往下走新的商业模式,包括‘杀手级’应用,需要融合其他技术创造出来”,张国斌分析,“5.5G提供的只是一个新的技术底座,在这个底座之上还需要很多尝试才能找到应用的创新”。
“比如卫星通讯这一需求,是通过华为Mate60系列大家才发现的。其实早在5G的第一阶段就做了NTN(非地面网络)这种技术,但5G发展到第四年这个需求才慢慢被激发出来。”
另一方面,项立刚表示,无论消费者是否承认,5G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具体如通讯及视频通话质量的不断提高、下载速度的提升等,是切实存在的。“像在亚运会这种10万人同时在场的情况下,还能支持大规模视频直播,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项立刚表示。
此前工信部曾介绍,本届亚运会上中国通信企业首创5G超密组网方案,并已推进5G-A超宽带技术应用,实现开幕式场馆5G网络无缝覆盖;在应用方面,运用“5G+扩展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观看体验,利用“5G+AI”技术实现多语种云端智能翻译。这也让现场观众有了丝滑的上网体验,大众用户能看到8K超高清转播。
而伴随网络速率的提升及可能出现的新交互体验,项立刚认为5.5G也将给手机市场带来一定冲击。手机厂商需要跟进升级芯片、天线等,让手机真正具备5.5G的能力,以此来争夺用户换新机的市场窗口期,“尤其是在高端旗舰机型上”。
据《IT时报》报道,华为相关人士透露,最早在今年底,各大手机厂商旗舰手机将达到5.5G的网速标准,但真正的5.5G手机可能要到2024上半年到来。
而届时,作为5.5G深度参与者的华为,在激烈的手机市场竞争中能否“遥遥领先”值得关注。(7)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德讯证顾整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这一次,华为还能遥遥领先吗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