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与量子有关的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等不断涌现。量子产业也成为近年来颇受瞩目的未来产业之一。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核心部件——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在合肥完成重大突破,成功解决“一根线”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完全国产化。
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大脑”,需要在-273.12℃或更低的极低温环境中运行。
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则是“神经网络”,既要能准确传输信号,又要隔绝热量,为“量子计算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量子信息传输建立起高速、稳定的通道。
在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中,有一根至关重要的“线”——极低温特种高频同轴线缆。这根线是量子计算机信号传输的关键组件,曾一度被国外垄断,导致采购价格高昂。
去年5月19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量子计算超低温温度传感器,并已投入使用,科研人员形象地称其为“量子芯片温度计”。
量子计算超低温温度传感器支持实时温度监测,具备较高测量精度优势,测温范围10mK至40K。
此外,该传感器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装到稀释制冷机上。
近几年,随着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与量子有关的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等不断涌现。量子产业也成为近年来颇受瞩目的未来产业之一。
虽然一些未来产业处在产业发展孕育期,但是也更具有前沿性和变革性,对提升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新动能的支撑作用非常强劲。如今,量子信息领域不少新技术又有了新突破。
年初重要会议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空间技术、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光子盒预计,到2027年,全球量子计算行业的产业规模将达到87亿美元;而到了2028年将快速增长到319亿美元,行业进入爆发增长期,到2030年整体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197亿美元。
行业应用实现较大规模的推广,整机采购、云服务与应用解决方案将获得庞大的采购量;在随后的5到10年内,该产业规模将增长到2035年的6070亿美元。
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复合年均增长率自2022年至2027年为31.28%,而2027年至2035年增长为44.5%,向万亿级产业规模迈进。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2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重大突破!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核心实现全国产化!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