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政策组合拳来了!增量财政政策的历史经验!

摘要:风头正盛,扬帆之势已成;踏牛市征程,明凯旋之路。

10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部署,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

 

①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

 

②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③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回升。

 

④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励优秀并帮助困难学生的力度。以上四点目前已进入决策程序,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研究中。

 

过往增量财力如何筹集?

 

谋划增量政策,核心在于筹集增量财力。回顾过往,年中筹集增量财力或可分为两类,一类不涉及预算调整,落地速度较快、相对灵活;另一类涉及调增政府债务限额,政策空间较大,须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

 

 

 

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等政策,不涉及调整预算,使用更灵活及时,但规模较为有限。与调增国债等方式相比,其使用更灵活、及时,但可补充财力规模较为有限。

动用政府债务结存限额,提前下达次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等也不涉及调整债务预算,无需人大常委会审批。2023年10月,人大常委会将提前下达地方债务限额的授权延长至2027年底,2025年地方债务新增限额仍可提前下达准备。

同时,2023年底,中央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约8300亿元;地方债务结存限额仍有约1.4万亿元,其中,专项债结存限额约7500亿元,一般债结存限额约6800亿元。结存限额使用空间可能受到剩余限额地区分布不均等影响,部分地区或需经财政部调整限额、地方人大预算调整后才能发行使用。

新增国债、增发特别国债等补充财力空间较大、近年均在万亿量级,但须经人大常委会审批,审批后发行和落地使用需一定时间。

 

历史经验显示,2023年之前,中央年中调整预算频率较低、历史仅有5次,涉及赤字调整的3次发生在1998-2000年8月下旬,分别增发1000、600、500亿元国债用于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10月下旬,中央赤字再度年中加码、增发一万亿元国债。

 

特别国债审批通常在3月上旬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或在之后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常在双数月下旬召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及特别国债拟连续几年发行,后续额度或可经预算调整、提前下达,支持2025年财政支出加快。

增量财力有哪些投向?主要针对地方政府、企业、居民生活保障三大主体。

 

针对地方而言,增量财政政策多数用于加大基建等项目投资力度,支持地方“三保”工作等。为支持地方基建等项目建设落地,2015年、2022均有可替代财政资本金的专项建设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出;2022年政策行调增信贷额度,使用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等亦主要投向基建类项目领域。

 

 

 

而转移支付直达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基层“三保”工作和惠及企业及民众等方面。2021年的超2.6万亿元直达资金中,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近2万亿元,直接用于就业方面的支出超过510亿元,直接惠及企业的支出累计超过6000亿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政策组合拳来了!增量财政政策的历史经验!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