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无限子弹来了!史无前例!

2025年4月8日,A股市场迎来历史性的资本护盘行动。在国务院国资委“全力支持央企增持回购”的政策指引下,近百家上市公司单日披露超500亿元增持回购计划,其中“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合计拟投入126亿元,创下能源央企市值管理新纪录。这一行动背后,是政策层与产业资本的深度协同。

 

 

 

一、政策组合拳密集落地央企引领万亿级回购潮

 

1.政策工具箱全面升级:中国人民银行明确将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这一机制不同于传统流动性投放,而是通过专项再贷款定向支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增持,形成“央行流动性支持+国家队市场化操作”的闭环。国资委同步出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办法》,将股票回购增持、现金分红比例等指标纳入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推动央企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创造”。

 

2.国家队精准施策:中央汇金公司当日增持ETF规模达120亿元,覆盖沪深300、科创50等核心指数;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两大国资平台宣布启动1800亿元增持计划,重点布局央企股票、科技创新类资产及ETF。这种“指数基金托底+个股精准增持”的策略,既稳定市场整体估值,又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新兴产业。

 

二、产业资本加速进场央地协同构筑市场底

 

在政策强力驱动下,产业资本呈现“央企主导、民企跟进”的格局:

 

1.央企“航母编队”集体亮剑:

 

能源板块:中国石油集团拟12个月内增持28-56亿元A股及H股,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与专项贷款,这是其近五年最大规模增持计划。中国石化集团同步启动20-30亿元增持,叠加连续三年88亿元回购注销,形成“增持+回购+高分红”的组合拳。

 

高端制造领域:徐工机械抛出18-36亿元回购计划,资金将用于股权激励,这一规模相当于其2024年净利润的15%,彰显对工程机械行业复苏的信心。招商局集团旗下7家上市公司集体“提速回购”,涵盖港口、航运、公路等基础设施领域,单日回购金额超5亿元。

新能源赛道:三峡能源控股股东启动15-30亿元增持,重点布局光伏、风电等绿电资产,与国资委“新质生产力”战略形成共振。

 

2.民企龙头彰显韧性:

 

科技领域:立讯精密推出10-20亿元回购计划,实控人同步增持2-3亿元,应对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波动;药明康德10亿元回购聚焦创新药研发,资金占2024年净利润的8%。

 

制造业:三一重工当日完成9288万元回购,近三年累计回购金额达35亿元,通过“回购+分红”实现股东回报。

 

 

 

三、市场生态重构:从估值洼地到价值高地

 

这场资本盛宴背后,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

 

1.估值体系重塑:当前A股整体市盈率12.8倍,处于近十年15%分位,央企估值折价现象尤为突出。中国石油H股动态市盈率仅6.5倍,较国际油企平均水平低40%。国资委明确要求解决央企长期破净问题,此次增持行动或成为估值修复的催化剂。

 

2.资金结构优化:4月8日北向资金净流出收窄至3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改善明显。ETF资金逆势净流入180亿元,其中央企主题ETF占比达65%。这种“外资流出放缓+内资主动承接”的格局,标志着市场定价权正从外部转向内部。

 

3.历史镜鉴与未来展望:

 

2018年:A股回购潮启动后6个月,沪深300指数上涨25%,破净股平均涨幅达38%。

 

2022年:回购潮期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超额收益达12%,显著跑赢全市场。

 

当前时点:政策力度、资金规模、估值水平均优于前两轮周期,叠加全球资本“再平衡”(外资低配A股约4个百分点),市场或迎来跨年度修复行情。

 

 

 

四、全球资本再配置:中国资产吸引力凸显

 

在A股“护盘”行动的同时,全球资本正重新审视中国资产:

 

1.外资机构转向: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12个月目标上调至85点(当前68点),汇丰调查显示45%的全球机构投资者将中国列为新兴市场首选。这种转变源于中国经济“三重韧性”——政策工具箱充足、产业链自主可控、新质生产力崛起。

 

2.港股联动效应:中广核电力控股股东拟增持5%H股,腾讯控股单日回购1.2亿港元,港股通标的获南向资金净流入62亿元。A+H股联动机制下,央企估值修复有望向离岸市场传导。

 

当前A股正站在“政策底-市场底-估值底”的共振点。从2015年的“国家牛”到2025年的“价值牛”,资本市场的底层逻辑已发生根本转变:政策不再简单托市,而是通过制度改革(如全面注册制)、估值纠偏(如央企市值管理)、生态优化(如退市新规),推动市场从“融资市”向“投资市”转型。这场万亿级的增持回购潮,不仅是短期信心的稳定剂,更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里程碑。当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形成合力,当央企估值回归合理中枢,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重估才刚刚开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无限子弹来了!史无前例!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