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脑机接口的重磅利好,今日,人脑工程板块强势领涨于A股市场。
5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关村论坛的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对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同时,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还在论坛上表示,将把脑机接口作为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脑机接口应用场景的探索,加速推动脑机接口产业蓬勃发展,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也在论坛上表示,北京将推进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在论坛上介绍,脑机接口产业联盟于今年2月成立,该组织将发挥政产学研用桥梁纽带作用,为我国脑机接口、脑机交互、脑机智能领域规划布局提供支撑建议,加强跨领域与行业交流,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探索,开展标准和测试研究,培育和构建产业生态。
脑机接口是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其常用于辅助、增强、修复人体的感觉–运动功能或提升人机交互能力。几年前,阿里、百度、科大讯飞等公司开始以投资并购方式入局脑机接口领域,陆续推出各自人工智能脑计划。
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连接,可以替代、恢复、增强、补充脑功能,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脑科学”的研究不仅是当前全球科技前沿热点领域,也是更好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的“终极疆域”,世界各国将其列为科技战略重点。
与其他国家的研究形成差异的是,“中国脑计划”的部署中包括了儿童脑智发挥和提升研究,是世界上最前沿的脑科学研究方向之一。
4月20日,以“脑科学与类脑技术”为主题的2023松山湖科学会议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召开,会议集结了60多位院士专家,共召开了1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专业委员会闭门会议以及“脑科学”“类脑计算与系统”“类脑芯片”“类脑智能信息处理”4个专题分享研究成果。
“为什么脑科学这么吸引人,就是因为它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还需要大家去解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指出,脑科学中最关键的研究问题是功能相关的神经环路结构和功能是怎么产生的。
“现在的脑科学包括行为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发育神经科学、分子神经科学等。”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教授赵继宗表示,脑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能够为临床神经科学提供更多成果和治疗思路,造福患者。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立平表示,脑科学的一大产业化方向是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医药行业有一个特点:在某一项技术上的突破,可能带来行业的颠覆性变革,很快领先行业,反之亦然。
与此同时,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也是会议的主要焦点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雄里表示,脑科学是最终极的科学,不只是科学问题,更是哲学问题。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到某个程度,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科学界有责任对脑科学、人工智能有更加清楚的认知,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人工智能可以借鉴大脑的运行方式,但反过来,大脑是否也可以借鉴人工智能运行的原理和方法?”
鹏城实验室副主任、教授石光明认为,“在ChatGPT出现之前,我们所知道的AlphaGo等均为弱人工智能,ChatGPT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蒲慕明认为,人脑最大的特点是高效,人脑只需30瓦的能量就可以运作,这种效率是同规模人工智能所不能达到的。“希望未来的类脑算法能够超越深度学习算法,这就是人工智能下一步重要的突破点。现在ChatGPT没有突破这个问题,因为算力还没有突破。”
“如何推进原创性的技术研究,实现真正长远的发展。需要科学意义的人工智能、面向长远议题的高端智库,科技和人文的深度融合三个方面发力。”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分析,ChatGPT是一种大规模的信息处理方式,但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引领。要出现颠覆性创新的中国时刻,需要实现科学意义的人工智能。从源头出发,从基础开始研究。
目前,脑科学与类脑研讨已成为当前国际科技前沿的热点范畴,被各国视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添加点和引领新科技的变革引擎。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布局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重大研究领域,科技部于2021年正式启动了“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项目。未来脑工程前景将十分广阔。
风险提示:人脑工程是一项新兴的技术,目前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存在技术不确定性;人脑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而且研发周期长,存在较高的失败风险。这可能会导致投资者面临高昂的投资成本和潜在的损失;人脑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可能会涉及到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例如隐私保护、伦理规范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热点跟踪】科技最前沿热点,人脑工程爆火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