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对等关税”影响与全球粮食安全压力交织的背景下,A股市场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震荡调整,但农业板块逆势崛起,农业板块逆市展现出防御价值与增长潜力。种业、动物保健等细分领域成为市场焦点,相关指数涨幅居前,行业龙头企业普遍录得两位数增长。这一现象背后,既有政策端对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也有市场对关税冲击下供应链重构的预期。
一、政策加码:中央一号文件夯实产业根基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将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列为重点任务,要求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文件特别强调,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粮食单产提升对增产贡献率达80%,种业科技已成为农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政策层面,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2025年强农惠农政策清单显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九项政策将直接惠及农户,其中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覆盖全国,大豆种植补贴进一步向主产区倾斜。此外,河南、福建等地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机械化升级等举措,推动种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建宁县水稻制种综合机械化率目标达86%以上。
二、关税升级催生进口替代需求
受近期关税影响,中国自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农产品加征34%关税,涉及大豆、玉米、棉花等711类商品,累计关税税率最高达49%。这一政策直接推升进口成本,倒逼国内种植产业链加速整合。
从市场反应看,国内种业企业已开始受益。国金证券分析,转基因种子较传统品种溢价空间可达20%-30%,具备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将显著受益于商业化落地。目前国内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审定工作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试点面积将扩大至1000万亩以上。
三、行业趋势:全球变局下的结构性机会
在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地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性面临挑战。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降至28.5%,为近十年最低水平。国内方面,我国持续推行种业振兴政策,通过提高粮食单产保障供给稳定。中央财政通过粮食产销区横向补偿机制、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举措,提升供应链韧性。
行业层面,种业与种植板块呈现双重驱动逻辑。
一方面,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受关税影响持续上行,种子作为后周期品种将充分受益;另一方面,转基因技术突破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具备核心育种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份额重构。
当前农业板块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与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短期看,关税影响加剧强化板块防御价值;中长期看,种业振兴与生物育种技术突破将重塑行业格局。投资者可聚焦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种业龙头、受益于进口替代的种植企业,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区域性制种基地,把握结构性机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农业板块逆市领涨:政策与关税变局重构产业格局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