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种子行业的发展可追溯至农耕时代,但话虽这么说,种子行业真正市场化是由2000年开始的,当时的标志性事件是《种子法》的颁布,至此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种子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到几乎停滞增长时期,2016年至2019年,种子行业规模复合年均增速仅有0.2%,行业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率提高、农户收益不佳导致的需求下降,还有就是经过了较长期的发展之后,种子培育技术发展受限,行业市场竞争愈加充分,单价增长受限。
那么近期种子行业为何上涨呢?以及未来又有什么投资机会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一、种业现状
随着当下国内人口增速放缓和城镇化率提升,导致出现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的局面,再加上开垦面积有限和自然灾害难以预测,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就必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种子恰恰是关键突破口。
1、种业整体供小于求
种业是农业生产的上游,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因此,种子也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只有掌握了种子上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把控农业生产的后续环节。
但目前国内粮食需求大大超过种业的供给,除小麦、水稻两大主食品种做到了完全自给自足,一些作物如马铃薯、玉米仍然大部分依赖进口,特别是蔬菜更为依赖,如此下去,种业的话语权将会丧失,甚至可能会造成“断种”的风险。
2、种业当前市场规模
当前我国种业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占比达到18%左右,仅次于美国。预计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5.8%,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其他主要农产地区,增长潜力较大。预计到2025年,中国种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32亿元,在全球市场占比将提升3%至21%。
3、国内种业市场格局
我国种业的规模大且整体商品化率在70%左右,但种子行业格局仍然较为分散,集中度偏低,规模低于3000万的企业占65.33%,规模高于1亿的企业仅占5.35%,CR5占比仅为12%,较小的企业规模与农业大国的身份不匹配。原因主要在于品种创新性不强、同质化严重、非法转基因种子入侵等。国内市场第一名为隆平高科,市占率为仅4%,和国际上领先的公司拜耳、科迪华等公司仍有较大差距。
二、国家政策密集出台,对种业愈发重视
国家政策对种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国家越发重视粮食安全和种业发展,2021年以来,重磅种业扶持政策频频出台,促进种质资源库建立,保护新品种知识产权并鼓励种业商业化。2021年7月《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通过,强调必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法律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行业竞争环境有望迎来系统性的明显改善。
三、种业发展趋势-转基因种子商用加速落地
转基因育种是根据育种目标,利用转基因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并用于农业生产的种子,是未来育种技术发展的方向。转基因技术具有单产高、抗虫性、减少黄曲霉素、复合行的优点,还能缩短培育新品种的时间。转基因种子的推广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产量。生物育种也已经被写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
但是转基因种子想要商业化需要花费至少十年时间:首先要获得基因转化体安全证书(仅安全证书就需要花费5年以上时间),然后进入品种审定流程,最终通过审定后才能上市销售。获得安全证书后,还要进入品种审定流程,常规品种一般需要4年左右进行试验(省预备试验1年+省区域试验2年+生产试验1年),试验表现达标后才能通过审定,进一步规模量产。
所以转基因种子商业化存在研发壁垒高、开发周期慢等特点。目前国内已经获得证书的有两家公司:分别是是大北农生物、杭州瑞丰。在未来转基因种子落地后,种业的准入门槛会更一步提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种子行业逆市大涨,成最佳“避险板块”?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